
周東彥于1983年底至1985年在單縣第一國營飯店學習羊肉湯的制作技術(現在的三臺商場),1985年底去菏澤曹州賓館學習魯菜的制作技術。其間,曾和父親周保存一起在曹州賓館外賓樓給當時的國家副總理谷牧熬制正宗的三義春羊肉湯,并在曹州賓館工作至1990年。
1990年底至1994年4月,周東彥在菏澤行署駐青島辦事處工作,其間曾多次為當時的青島市委書記俞正聲多次熬制正宗三義春羊肉湯。于1994年4月回到菏澤市海聯大酒店工作至1999年底,于2000年回到單縣從父親手里接手開辦家傳的老字號品牌三義春羊肉湯。并在當時的南舊關開辦三義春羊湯館,于2002年把店址遷往單縣劉禺首開辦三義春羊湯館。

經營到2007年,因拆遷把店搬到當時的湖西路與老外貿路口處,經營至2013年遷往今中央花園東門經營,于2016年10月1號分開經營,在現在的萬德福商場西60米處路北成立了周記三義春餐飲有限公司,并任總經理,并注冊了(周保存三義春)商標。(周記三義春)經營至今。
單縣三義春(周記)羊肉湯餐飲有限公司總店是魯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羊肉湯名吃店,始創于清代嘉慶年間,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三義春羊肉湯制作工藝獨特,調料齊全,汁濃潔白,不腥不膻,味道鮮美,香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可健脾開胃,不僅在魯西南一帶久負盛名,而且在冀、豫、蘇、皖等省地有較高聲譽,并被載入中華名食譜,被國人稱為“中華第一湯”。
“三義春周記”羊肉湯在制作工藝上不斷創新,使羊肉湯得以發揚光大和多方延續。“三義春周記”羊肉湯呈白色乳狀,鮮潔清香,不膻不膩,品種繁多,各具其妙;肥的油泛脂溢,瘦的白中透紅,天花湯健腦滋目,口條湯壯身補血,肚絲湯健胃壯體,眼窩湯清火明目,奶渣湯沙酥帶甜,滋陰壯體,還有馬蜂窩湯、三孔橋湯、涮腰湯等七十二種風味,可謂香飄八縣,味傳九洲。1948年12月,淮海戰役期間,劉伯承、陳毅元帥來單縣品嘗了“三義春周記”周永岐熬制的羊肉湯后,連聲說:“好湯,好湯,真是名不虛傳”,以及后來黨和國家領導人胡耀邦、喬石、楊得志、郝建秀、胡錦濤、吳官正等也相繼品嘗了“三義春周記”傳人熬制的羊肉湯,都贊不絕口。

如今將這乳汁般的羊肉湯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是歷代三義春傳人不懈努力付出的回報。1986年,“三義春”羊肉湯創始人周永岐作為單縣羊肉湯的代表,進入北京展評,其制作方法、工藝被收錄進《中國名菜譜》,同時,“三義春羊肉湯”被單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傳統老字號” 。并連續多年、多次被國家、省、市有關部門評為:“中華老字號特色餐飲美食名店”、“中華餐飲文化特色精品”、“地方名吃”、“山東省名小吃”、“百年老店傳統名吃”、“山東省餐飲百年老字號名店”、“山東歷史文化名吃”。2006年被菏澤市納入市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至今28年來,榮獲省、市、國家各項獎項和榮譽稱號近百項。2013年,被菏澤市旅游局評定為“好客山東”旅游接待單位。2013年6月,三義春羊肉湯被納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