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索“雙河長制”管理創新研究,在第27個世界水日和第32屆中國水周來臨之際,“雙河長制”管理創新課題組預備會議于2019年3月20日上午,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會議室召開。
會議探討了課題的申報立項等相關問題。出席會議的嘉賓有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盧繼傳,院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鄭理、洪常春、“河長制倡導第一人”鄧星光等領導、專家。會議聽取了課題組發起人、“河長制”倡導第一人鄧星光先生對設立課題立項目的、意義、目標以及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途徑和方向作了詳細的介紹。大家一致認為該課題選題很好,意義重大,很有必要。同意在我院學術委員會成立課題組開展立項研究。
21日上午課題組成立會及開題研討會在北京萬壽賓館B座祥記•吉祥如意廳舉行。

會議由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課題組負責人董晏海主持,首先對出席會議的聯合國官員、國務院國資委、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水利部、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經濟日報等單位的領導、專家以及課題組成員作了介紹。學術委員會顧問高福朝部長為課題組頒發 了立項證書和特邀學術專家證書。

姜有文秘書長代表學術委員會對各位領導、專家的蒞臨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對學術委員會近年來開展產學研合作和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作了介紹。

“雙河長制”管理創新課題組發起人、“河長制倡導第一人”鄧星光先生就課題組成立的背景和必要性、可行性、未來發展方向作了精彩匯報,同時為配合課題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并實施的“七個一”實操工程,即:一個“河長網”、一部《中國河長》紀錄片系列、一個企業河長組織(聯盟)、一臺河長專題晩會、一個“河長生態小鎮”、一個河長制高峰論壇,一個河長專項基金。鄧星光在發言中說:課題組的研究方向是按照水利部部長鄂竟平2018年7月17日在全面建立河長制新聞發布會上的指示精神:“通過制度讓每條河都有不同的公眾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到河湖治理和保護中去,比如,鄉賢河長、企業河長、百姓河長。同時要求,必須強化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和監督考核,廣泛匯聚全社會力量,加大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提高社會公眾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最終實現和開創“政府領導治水,河長領銜治水,部門聯動治水,企業主動治水,新聞單位宣傳治水,社會各界共同治水,全民配合治水”的良好局面。

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紛紛對課題組的成立表示了祝賀,對課題組今后的研究工作表示給予大力的支持。

最后,學術委員會顧問高福朝部長作了總結講話。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報告時也再次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著力治理環境污染,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解決新時期復雜的水問題,推進水生態水環境整體改善,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2016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全面實施河長制的通知”,通過二年的努力,全國各地“政府河長”體系已基本建立和完善,自2019年開始,全國百萬“官員河長”已經上崗履職。同時,全國各地“民間河長”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各地涌現,并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許多有益活動,如何發揮“民間河長”的有生力量,使之成為由“河長制”實現“河長治”的一支重要補充力量,實現“政府河長”+“民間河長”的“雙河長制”治水創新舉措和模式,讓“雙河長”在水環境治理中優勢互補,聯動呼應,政企融合,充分發揮社會和民間力量參與治水。希望課題組發揮各方面的有生力量,加大科研力度,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為構建我國生態安全屏障,強化生態保護與治理的途徑和措施做出貢獻。

|